今年冬天会冷吗?最后的支持!

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。
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
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(0107190)(京ICP040090)
近日,“今年冬天将非常寒冷,气温较低”的说法引起关注。那么今年冬天会冷吗?区分冷冬和暖冬的标准是什么?今年冬天的气温情况如何?记者采访了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、气候预报办公室副主任张大全。张大全表示,国家标准《寒冬级别》(GB/T33675-2017)和《暖冬级别》(GB/T21983-2020)明确界定了寒冬和暖冬。根据定义,只有全球一半以上气象站的冬季平均气温符合冷冬或暖冬的标准,今年的冬天才会被认为是冷冬或暖冬。简单来说,在气象界冬季冷暖不是“预报概念”,而是事后冬季气温状况的“识别概念”。据统计,自1990年代以来,我国共出现了6次寒冬,均发生在2012年。从现阶段国内外数值模式的结果来看,日本今年冬季气温为年同期平均偏暖,但气温、气温波动较大,明显具有渐进性特征。张大全表示,近期,赤道中东部太平洋大部分海域海温低于常年同期,处于中性至寒冷状态。中东和赤道附近的太平洋冷水将继续发展,预计在深秋达到拉尼娜现象。一般来说,在拉尼娜现象发生的冬季(从12月份开始)年至次年2月),日本出现低温的概率较大。这种情况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尤为明显。此外,近年来北方雪灾、南方低温雨雪霜冻灾害风险加大。例如,2007/2008年和2017/2018年冬季是严重霜冻和雪灾年份。但受全球变暖等因素影响,本世纪以来日本因拉尼娜现象频繁出现暖冬,也出现过暖冬,如2020/2021年的冬季。而且,我国冬季气候不仅受热带海洋温度异常影响,还受到极地海冰、积雪和中纬度气温的影响。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systems of degrees and high latitudes.这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,需要广泛调查和判断基于海洋、冰、雪和大气的监测和预报信息。张大全特别指出,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,一方面,我国冬季平均气温有非常明显的变暖趋势。另一方面,北极的气温明显高于热带和亚热带。中纬度地区南北温差缩小,西风带大气环流减弱。受此影响,我国冬季气温波动更加剧烈。必须密切关注周期性强降温、强变暖给生产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。

推荐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